互聯網精神或許是這個時代被談論最多的概念了,關鍵詞有開放、豐富、共享、互聯互通……然而,網絡強化了我們最好的一面,也放大了我們不那麼好的一面。那些難以擺脫的弱點和習慣,某種程度上,可以看作互聯網精神帶來的互聯網精神病。
  最常見的精神病之一是開啟強迫症。“先‘馬’後看!”“強‘馬’!”“‘馬’完回家看!”(“馬”是英文“標記”一詞發音的簡稱)——我們經常這樣告訴自己。互聯網打開了通向信息的無數扇門,小到《製作PPT的50個有用技巧》,大到美國常青藤院校高等物理的視頻課程,都藏在網絡門後綠色數字瀑布的豐富世界里。很多時候,我們遇到了覺得不錯的技術教程或是文化科普,點下“收藏”或是“轉發”,就心滿意足地離去,再也沒有如約地“後看”,仿佛任務已經完成了一般,感覺自己萌萌噠。試圖改變教育圖景的在線教育,也遭遇了由流量到學成轉化率低的問題。據Udacity平臺2013年的統計,註冊學員只有10%完成全部的課程,5%能夠通過常規考試。我國的在線教育平臺尚沒有此類數據可查,但可以看到的是,教學視頻的點擊數第一集通常遠遠高於第二集,到最後一集點擊已經寥寥無幾。
  一方面,我們始終保持著信息貧瘠時代的習慣,微信里20個以上訂閱號早中晚不懈推送,微博上上百的關註、手機里數十個App,深挖洞廣積糧。另一方面,信息的豐富和迅速可能促成了漫不經心的處理信息習慣。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會學完PS技法,會搞清這道菜怎麼做,會讀完每天郵件推送的華爾街日報……卻終於沒能堅持,因為亂花迷人眼。我們守著無數扇可以引發改變的門,誤以為這就是擁有,於是忍不住一扇扇推開它們,才一打開,便掉頭而去,並未好好地走完一段旅程。
  開啟強迫症還有一個併發症,網絡路痴。一個低調卻極受歡迎的辦公室小游戲,就建立在這類病患的痛苦之上。這款名為“維基百科循環(Wiki-loop)”的游戲,本土化的表現應該是“百度百科循環”。為文件起草或者是項目調研,游戲者點開了“白堊紀”這個百科詞條,從此一發不可收拾,如催眠一般地點擊相關詞條,由“恐龍”跳到相關電影導演“斯皮爾伯格”。一下午的時間過去了,游戲者恍然意識到了恐怖的發生:自己已經津津有味地盯著紐約某家甜甜圈店的頁面5分鐘了,但完全不記得怎麼來到這個頁面的。當然,更恐怖的是,該寫的文檔頁面仍是一片空白。
  同樣患者眾多的還有表演病。被熱議過的癥狀有“你在網上這麼孝順,你媽媽知道嗎?”母親節里長篇敘述愛與感恩,抒情對象卻看不到——她已經因為頻繁的心靈雞湯刷屏或是嚴格的熬夜監督被孩子拉黑了。其他的病情還包括意義不明的自拍照附帶的正能量發言;再也沒翻過頁的書本照片,配上一杯咖啡是最好不過了;閨蜜幾分鐘親親熱熱的合照後沉默不語的半小時,各自對著手機上傳修過的圖片,發表對友誼的感慨;而那些曾經慘淡不堪的時光,在大段緬懷裡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光彩。
  孤獨的網絡表演有如在舞臺上雪白的追光里,演員A凝視著演員B的眼睛高聲念臺詞,實際上呢,這些飽含情緒的對白都是對著黑暗裡默默旁觀的觀眾說的。演員看不到他們,卻在小心地感知著他們的反應,在大段的沉默回應中想象著會不會有噓聲或者掌聲響起。
  對於表演病患者來說,所說故事里的主角並不重要,一切衷腸都是為看不見的觀眾而訴。
  社交網絡找到了這地球上的每個人,像金色光纖連綴的無數鏡子碎片,你在其中看見千千萬萬個自己和別人的影像。自說自話的表演,追求美、追求愛、追求力量和自信、寄望在別人的眼中看到這樣的自己,期望那沉默的一千個好友中,能有一個能伸出手來。
  從這個層面來說,這種病癥與開啟強迫症一樣,在一個豐富而開放的世界里,遭遇了對自己的迷失。
  如果表演病癥狀嚴重,在年輕人中很容易引發吸血鬼症。顧名思義,這種病白天潛伏,老在夜深人靜時發作。患者陷入黑暗的卧室,仿佛沉入幽暗的海底,只有手機一點幽光。他們開始覺得蒼白、無助、脆弱,工作、學習、愛情……關於自己的一切仿佛都是錯誤,而前途渺茫,因此張牙舞爪,想咬,又想哭。然而,當第二天朝陽出現,這些年輕人伸著懶腰醒來,所有的問題自行消散,看到一夜惆悵留下的微博、朋友圈或是時事評論,最大的感觸通常是想掐死頭天夜裡的自己。不幸目睹了他們發作慘相的友人,也仿佛被吸血鬼襲擊過一樣,多少受到了點精神創傷。  (原標題:網絡精神還是網絡精神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g32jgflq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